
国足选帅出现戏剧性变化。就在大家以为卡纳瓦罗即将接手时,意大利记者斯基拉透露他已拒绝邀请。然而,足协却收到了45份应聘材料,远超预期,这一冷一热的对比,反映出中国足球目前的复杂处境。
卡纳瓦罗的拒绝并不意外。欧洲俱乐部有更好的发展空间,舆论压力也相对较小,而国足主帅位置压力巨大。他之前带队两场全败的经历,更让他对这份工作望而却步。相反,45人踊跃报名,也说明国际教练市场机会有限,不少教练把中国视为跳板,或是职业生涯末期的选择。
足协在选帅上陷入两难。如果选名帅,年薪高、成绩压力大;如果选性价比高的教练,又可能重复扬科维奇、伊万科维奇等人的失败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本土教练如范志毅、高洪波等无人问津,反映出国内优秀教练人才的缺失,也说明国足帅位已成“高风险岗位”。
选帅不仅是找教练,更是中国足球改革的一次考验。如果足协还是老思路,要么图便宜,要么追名气,结果很可能还是换汤不换药。真正需要的是长期规划:放弃“世界杯速成”的幻想,建立从青训到国家队的统一体系,并给主帅足够的改革时间和空间。
45份简历代表45种可能,但国足不需要表面热闹,而是一位敢于直面问题、推动实质性改变的领路人。当卡纳瓦罗这样的教练选择退出,或许正提醒我们:修复中国足球的吸引力,比急于选帅更加重要。